观点网 香港报道:8月18日,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下月发表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预料经济转型将成为重点主题。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而香港凭藉“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亦正积极发掘新增长动能,迈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预计即将发表的《施政报告》将聚焦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传统优势,同时加快其发展成为全球创新与投资枢纽的进程。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香港肩负“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的双重角色,在全球资本流动、科技创新及国家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站在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香港须不断求进求变,凭藉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所需,并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增长。为助力香港把握未来机遇,德勤就下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涵盖三大范畴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促进资本及金融市场发展、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以及完善创新科技生态圈。
德勤建议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强化香港金融服务业,包括提升股市流动性、吸引新经济企业来港上市,同时加强对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支援,并完善家族办公室生态圈。就提升市场活力方面,具体建议包括分阶段延长港股交易时段、扩大港股通的投资者基础,以及短期减免“港币一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下人民币柜台的交易印花税。
展开剩余65%港交所自2018年改革上市制度以来,容许更多生物科技公司、创新企业及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上市,相关市场发展亦日渐成熟。然而,现行规例对“创新产业”的定义较为模糊,而“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活动近年亦有所放缓。
欧振兴认为,为吸引更多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德勤建议拓阔“创新产业”所规定的范围、放宽“同股不同权”公司特权投票比例限制,以及调整第二上市门槛。此外,该行亦建议扩大“科技企业专线”下保密申请的适用范围,并推出全新的“海外公司上市专线”,以吸引及支援已在海外上市的内地及国际企业来港挂牌。
近年香港 ETF 及衍生产品市场日益活跃,德勤提出可进一步拓展和推出相关投资产品选择,以吸引更多来自本地及海外的资金,特别是中东及东盟地区的投资者。为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港交所可考虑与印尼和泰国证券交易所互挂 ETF,并于雅加达及曼谷开设“资本市场服务站”,以接触区内投资者及发行人。
德勤中国香港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主管合伙人胡家威表示,在政府全力推动总部经济下,去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创下新高,达到9,960间。随着内地企业进一步实现全球化转型,香港作为连接国家与世界的专业支援平台,可在融资、资讯及推广,以及人员流动三方面加强配套,以巩固香港作为出海平台的优势。为加强助力企业“走出去”,我们建议成立“出海企业信贷风险分担基金”以及“企业出海服务办公室”,并推出专用商务签证,以便利跨境商务活动。
德勤中国香港税务与商务谘询主管合伙人刘明扬指,香港办公室及私人信托客户的资产管理规模超逾2万亿港元,反映家办已成为本地经济的策略性增长引擎。政府可进一步释放此行业潜力,包括完善慈善生态圈,以及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投资范围,容许投资数字资产并放宽物业交易价格限制。此外,亦可参考“跨境理财通”的闭环资金管理模式,与内地政府争取设立“投资移民通”投资通道,以进一步拓展跨境投资。
德勤中国战略与经济谘询合伙人江伟轩表示,德勤支持政府持续加快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例如采用突破传统公私营合作框架的创新的土地开发及融资模式,并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中央政府期望香港在发展方面“拆墙松绑”,政府须持续探讨解决不同发展瓶颈,推动项目提速提效。该行观察到,许多潜在投资者对北部都会区表现出浓厚兴趣。要建立具影响力的策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关键在于制定与大湾区接轨的建筑标准,并引入机械人技术以降低建筑成本。此外,推行利润分成机制可提升项目的收益吸引力,而资产证券化则有助强化项目的融资潜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发布于:广东省杜德配资-配资门户网-线上配资股票-配资优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