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阿拉斯加峰会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全球媒体仍在细致分析普京与特朗普之间的微妙互动,而此时,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贝森特却转而将焦点对准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印度:“如果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美国将继续提高对印度的二级关税。” 这一突如其来的声明令不少人惊愕,甚至连印度总理莫迪都感到一头雾水。明明美俄才是焦点,怎么最后却是印度成了“背锅侠”?尤其令人讽刺的是,在峰会举行前,美国刚刚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50%的关税,理由竟是“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间接资助了战争”。
然而,这个指责也引发了莫迪的疑问,因为美国在2025年1到5月期间,仍从俄罗斯进口了高达21亿美元的铂金、铀矿和化肥,欧盟也大规模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创下了历史新高。既然如此,为什么印度这一行为就被视为严重犯罪?莫迪显然没有料到,自己一贯的外交“平衡术”居然会成为国际大国博弈中的一个陷阱。
展开剩余81%8月6日,特朗普签署了行政命令,进一步对印度进口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这让整体税率暴涨至50%。印度国内媒体对此愤慨至极,印度《快报》甚至在头版刊出了一张莫迪的照片,标题直言不讳地写着:“背叛”。但莫迪最为气愤的,是美国一方面严苛制裁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另一方面却和俄罗斯进行着私下的会谈,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闭门会议上,甚至没有邀请乌克兰代表,反而让沙特坐上了主持席。而印度,连旁听的机会都没有。特朗普对于印度的态度极为直接,他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他们买了不该买的东西。”
印度一贯的外交策略,便是在美俄之间灵活跳跃,一方面依赖美国来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又需要俄罗斯在能源和军事领域的支持。但特朗普这一连串的关税打击,让印度的外交“平衡术”彻底瓦解。8月11日,莫迪急忙拨通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话,公开承诺支持乌克兰在任何相关议题上的发言权,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西方示好。然而,莫迪又迅速向俄罗斯伸出了橄榄枝,邀请普京参加印度与俄罗斯的年度峰会。这种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不仅让印度失去了美国的信任,也让俄罗斯心生疑虑。
而与印度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冷静与战略定力。尽管中国同样从俄罗斯购买能源,却始终未受到美国制裁的威胁,甚至在欧盟试图对中国施压时,中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两家与俄罗斯有金融往来的欧洲银行实施反制,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开启与中国的投资协定谈判。而面对美国的威胁,印度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国际评级机构警告称,如果美国对印度征收200%关税,印度的GDP增速可能在半年内下降1.2个百分点,这种经济的脆弱性,进一步暴露了印度在大国博弈中的困境。
印度依赖俄罗斯的武器系统,80%的军备来自俄罗斯,从T-90坦克到苏-30MKI战斗机,再到S-400防空系统,俄制武器几乎构成了印度军事力量的核心。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更是大言不惭地宣称,S-400系统在印巴冲突中“击落了300公里外的巴基斯坦战机”。然而,美国的制裁使得印度在武器采购方面举步维艰。莫迪原本计划购买美国的F-35战斗机,但由于特朗普加征关税,这一计划被迫搁浅,印度转而考虑从俄罗斯采购苏-57战斗机。此外,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原本安排的访美行程也因军购谈判的破裂而被取消,外界普遍认为这与双方军事合作的中断有关。
俄罗斯对印度的软肋非常清楚,峰会之前,普京曾同意允许印度用卢比支付50%的石油款项,剩余部分则用黄金结算,这无疑是对印度的特殊优待。然而,如果印度在乌克兰问题上倒向西方,俄罗斯完全可以在军事合作上实施报复,比如推迟S-400系统的交付,或是提高“布拉莫斯”导弹技术转让的门槛。此时的莫迪,显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前方是美国的经济制裁,后方则是俄罗斯可能的军事禁运。
在对美国的压力下,印度外交部向外界公开了一个数据:美国在2025年1到5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总额达到2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而欧盟在2024年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达到了847亿欧元,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印度发言人对此表示反驳:“那些批评印度的国家,自己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远高于印度。”这番言论迅速成为全球南方国家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特朗普与普京达成共识后,泽连斯基几乎是唯一向印度寻求支持的西方领导人,他要求印度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以此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资金。然而,莫迪显然无法答应这一请求。毕竟,印度的炼油商已经算过账:如果完全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国内的燃料价格将暴涨30%。这种要求对于印度来说,显然是无法承受的沉重负担。
在美国的压力下,莫迪最终宣布将于9月访问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此举被认为是印度试图借助中国的支持来对冲来自美国的外交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印之间的关系原本就非常微妙,俄罗斯明显偏向中国,这让莫迪的这一决策充满了风险。究竟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选择,还是在自我放逐的过程中继续吞下苦果?这一切依然充满变数。
美俄峰会的结束,似乎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全球格局,而印度则成了唯一需要“买单”的国家。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三点:缺乏战略自主、经济韧性不足以及西方的双重标准。在新德里街头的涂鸦墙上,一幅讽刺漫画将莫迪描绘成骑在北极熊(俄罗斯)和秃鹰(美国)之间的人物,而这两只猛兽正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两名大学生则笑着调侃:“我们的老板这次赢得可真惨,美俄都得到了想要的,而只有印度在付账。”
这或许就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宿命:你可以在大国之间巧妙周旋,但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自己能真正掌控局势。
发布于:天津市杜德配资-配资门户网-线上配资股票-配资优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