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国考只剩 3 个月,不少考生都陷在 "想使劲却没方向" 的困境里:题刷了一堆分数没动静,越临近考试越失眠焦虑。这份 500 + 上岸考生亲测有效的备考计划,从每月重点任务到提分小技巧,再到心态调整,手把手带你突破行测 75+、申论 70 + 的瓶颈。
一、三个月阶段任务:精准发力不盲目
第一个月:扎牢基础,把得分模块练扎实
行测重点抓 "保分题"
资料分析是行测最容易提分的模块,每天必须拿出 1 小时专攻:
早上花 20 分钟记公式,像 "基期量 = 现期量 /(1 + 增长率)" 这种高频公式,得烂熟于心,最好写在卡片上随时翻着看。 中午 30 分钟专项练题,按 "图表材料→文字材料→综合材料" 的顺序刷,重点练 "找数据快、列式准、算得巧" 这三点。每天至少做 3 篇材料 15 道题,错题当天就得整理,标清楚是公式记错了、数据找错了还是算错了。判断推理里的图形推理是难点,得集中突破:
按 "位置规律→样式规律→数量规律→属性规律" 分类刷题,每天 20 道题,总结一套自己的 "特征图速判法"—— 比如看到五角星、日字变形就先想一笔画,遇到黑白块就考虑平移或叠加。 画张思维导图把易混规律列出来,比如曲直性和开闭性的区别,睡前花 10 分钟过一遍加深印象。展开剩余78%申论主攻 "框架感"
应用文每天练 1 篇常考文体:
重点掌握倡议书、讲话稿、工作方案这三类模板,格式上 "标题 + 称谓 + 正文 + 落款" 不能错。就说讲话稿吧,正文按 "开场问候→现状分析→工作部署→结尾号召" 来写,开头可以说 "各位同仁,今天咱们聚在一起,聊聊 XX 这件事",结尾用 "让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事干好" 就很自然。大作文每周搭 2 个框架:
用 "开头点题 + 分论点论证 + 结尾升华" 的固定结构,分论点从材料里找,每段按 "论点 + 例子 + 分析 + 回扣论点" 展开。积累几个万能开头,比如 "时代出题,我们答卷,人民阅卷。面对 XX 问题,咱们得这么做"。第二个月:真题实战,揪出薄弱项逐个突破
行测真题这么刷才有效
每天上午 9:00-11:00 严格按考试时间做一套近 5 年的国考真题,用答题卡规范填涂,就像真考试一样,不能翻书不能超时。 下午花 2 小时逐题分析: 统计每个模块的正确率,把正确率低于 60% 的模块标出来,比如数量关系里的行程问题、言语里的逻辑填空。 错题本按 "题目 + 错选项 + 正确思路" 记,尤其注意那些 "会做却做错" 的题,写上错误原因,比如 "审题没看到关键词"。 每周日复盘一次,薄弱模块加练 20 道题,资料分析算得慢就多练 "截位直除"" 百化分 " 这些速算技巧。申论批改要抠细节
每周做 2 套真题,用方格纸手写,时间要卡准:小题每题 20-30 分钟,大作文留 60 分钟。 小题批改重点看三点:材料里的采分点找全了没、有没有用 "首先"" 其次 "分点、语言够不够规范(别用" 干活儿 "这种口语,换成" 开展工作 ")。 大作文自己查:论点扣不扣题、论据是不是从材料或时政里来的、结构匀不匀称(开头结尾各一段,中间分论点三段最合适)。最好找上岸的前辈帮忙看看,或者用批改软件也行。第三个月:全真模拟,练出考试状态
行测模拟按考试节奏来
每天上午 9:00-11:00 做一套预测卷,严格遵守 "不翻书、不超时、不中断" 的规矩,就当在考场里。 下午重点分析错题: 画张错题热力图,看看哪些考点错得最多,比如判断推理里的削弱加强题、言语里的意图判断题。 反复错的知识点回头看网课片段,再做 3-5 道同类题巩固。 答题顺序要固定: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常识→数量关系,先把能拿的分稳稳抓住。申论冲刺抓 "踩分点"
下午 2:00-5:00 完整写一套申论题,练 "快速读材料 + 精准找要点" 的能力: 第一遍读材料用 "5 分钟预览法",把段落首尾句和 "因此"" 然而 " 这些关联词标出来。 小题先列关键词,再用规范语言串起来,确保采分点一个不落。 晚上花 30 分钟背热点素材: 重点记近 3 个月的时政热点,比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这些主题的政策和案例。 积累几句万能金句,比如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写民生类作文结尾正好用上。二、提分关键技巧:会取舍才能拿高分
行测:别死磕难题,学会 "抢分"
数量关系 15 题里,前 10 题难度不高,争取做对 7-8 题;后 5 题要是 30 秒内没思路就果断放弃,全蒙同一个选项(比如全蒙 B),别浪费时间。 常识题相信第一感觉,别反复改答案;言语题纠结时,选和文段主题词最相关的选项;图推题 1 分钟没头绪就先跳过,回头再看说不定就有思路了。申论:找对关键词,分数蹭蹭涨
从材料里找得分点时,重点看这三处:段落首尾句(通常是观点)、关联词后面的内容("但是" 后是问题,"因此" 后是对策)、数据前后的总结句(比如 "调查显示" 后面的结论)。 找到关键词后,换成规范说法,比如把 "村里路不好走" 改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样更符合阅卷标准。三、心态调整:稳住节奏才能赢到最后
缓解焦虑有妙招
每天睡前 10 分钟试试冥想:闭眼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呼吸上,杂念冒出来就轻轻拉回来,坚持几天焦虑会减轻很多。 每天抽 20 分钟散散步、做做瑜伽,运动时大脑会分泌让人开心的内啡肽,比闷在屋里刷题效率高。 做个 "进步清单",每天记下学会的新知识点、正确率提高的模块,看着自己一点点进步,信心自然就来了。调整生物钟,考试时脑子更灵光
考前 1 个月就开始调整作息:晚上 11 点前睡,早上 7 点起,保证 7-8 小时睡眠,别熬夜刷题。 考前 1 周按考试时间安排学习:上午 9-11 点做行测,下午 2-5 点写申论,让大脑在这个时段保持兴奋。 考前 3 天少刷题,重点看错题本和核心知识点,每天留 30 分钟听听音乐、散散步,轻松点反而发挥更好。最后这三个月,拼的不是谁熬的夜多,而是方法对不对、心态稳不稳。跟着这份计划一步步来,每周复盘调整,你会明显感觉到分数在慢慢上涨。记住:国考就像马拉松,最后这段路不松懈、不慌神,就能稳稳冲过终点!
发布于:山东省杜德配资-配资门户网-线上配资股票-配资优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